节选自:得到头条 | 2023-018期

等了三年,中国企业如何重返CES

今天,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,为你提供知识服务。第一个是,CES特刊,我们看看今年CES上,有哪些新趋势?第二个是,国产机械键盘高速增长。

先来看第一条。就在昨天,2023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正式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幕。CES,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展会之一,一直被称为科技界的春晚。最近两天,关于CES的报道也很多。毕竟,这是三年以来,CES的第一次全面回归。2021年,CES受疫情影响改为线上展览。2022年是线上线下结合,但是到场人数只有4.5万人。很冷清。而这回,是疫情以来第一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。也是中国公司三年来,第一回大规模重返CES。

今年,我们特别邀请了远读重洋的创始人,也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,中国北京区域的协同项目专家,孙思远老师,作为特别顾问。孙思远老师过去几天,一直在CES现场,而且采访了大量的中国企业。今天我们就说说,孙思远老师带来的第一手观察。

关于今年的CES,孙思远老师的第一感觉就是,热闹又回来了。官方预计人数将达到10万。这个数字虽然跟前几年没法比,但是从现场体验看,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人气的复苏。每年CES停车难、叫车贵、堵车烦的盛况又回来了。周边酒店也平均涨价两倍左右。这要是放在往年,肯定很多人抱怨。但是今年,大家反而把它当成好消息,当成一个全面复苏的信号。现场还有来自韩国、法国的旅游考察团,由导游举着小旗子带队到处参观。

而在这回的CES展上,孙思远老师主要有这么三个观察。

第一个是,大品牌的脚步从来不停。比如AMD、佳能、LG、微软、尼康、松下、三星,都带来了自家速度更快、性能更高、屏幕更大的新品。其中很亮眼的一款产品,是联想的新款双屏笔记本电脑Yoga Book 9i,使用体验类似超大号的折叠屏手机,引来了很多科技媒体的追踪报道。

第二个观察是,新奇特产品特别多。比如,韩国公司XORBIS带来了一款人工智能绘画机器人,叫Sketcher X。它不仅能和用户对话,还能用纸笔画出用户的素描肖像。再比如,宠物科技在这回的展会上特别火。比如Bird Buddy带来的智能喂鸟器。当有小鸟飞过来时,摄像头会记录并识别鸟的种类,同时把鸟的影像保存到系统相册里,类似一个现实版的宠物小精灵收集器。再比如,来自中国的智能伴宠机器人,GULIGULI,可以让主人通过机器人和宠物实现远程互动喂食。

第三个观察,聚焦在中国企业。因为疫情管控放开的时间还不长,很多中国企业并没有做好参加CES的准备。倒是一些中国出海品牌服务公司,也就是专门服务于中国出海企业的公司,临时决定抱团取暖。也就是,先整租了今年CES的展位,再把展位空间分配给需要曝光的品牌。说白了,就是众筹式参展。希望让中国出海企业,能以更小的投入,获得曝光。甚至有的出海品牌服务公司,正在准备和国内地方政府讨论,未来以城市为单位,组织地方企业到CES集体参展的可能性。

同时,中国企业的出海意愿空前高涨,但从效果来看,却有点两极分化的趋势。今年CES威尼斯展览中心(Venetian Expo)的展馆内有一块边缘区域,聚集了大量来自大湾区和江浙沪的OEM/ODM代工厂。他们的品牌露出方式相当简单粗暴,几乎就是“东莞某某科技公司”“惠州某某科技公司”的英文直译,展台的陈列和摆设也比较简单,往往是一张桌子加两把椅子,柜台上再摆摆样品。由于地处展馆边缘位置,很多CES参会者甚至没有机会逛到他们所在的区域。

中国出海企业的另一个极端,是以TCL、海信、联想等为首的中国出海巨头们。不少当地的酒店、写字楼、商场里配备的都是TCL或海信的电视。这次CES上TCL也成了曝光最多的品牌之一,不仅在主会场外有TCL的巨幅宣传海报,CES官方参会证的背面也印的是TCL的标志。同时,TCL还是美国最火爆的橄榄球体育联赛NFL的主赞助商之一,TCL在CES展区还邀请了NFL退役的球星们与参会者合影留念。一位在现场的TCL工作人员说,TCL在美国雇佣了400多名员工,超过三分之二是美国人。假如事先不知情,初次接触TCL的参会者没准会认为这是个美国本土公司。

除了这两个极端,还有一类特别值得关注的中国出海企业。假如你去CES展会,可能很难注意到他们。因为当你路过这些企业展区的时候,可能未必能意识到他们是来自中国的公司。比如有一家叫做SecuRam的智能门锁企业,展台布置在CES的核心展区之一,从展台的设计、搭建到产品陈列都非常国际化。如果不是因为路过展区的时候发现老板是中国人,你可能压根不会知道这是一家来自中国南京的出海企业。

再比如手机配件厂商Torras,它目前是美国亚马逊销量最高的手机配件品牌之一,公司整体营收的30%来自美国市场。在国内Torras已经做到几条垂类赛道的头部。Torras的工作人员说,跟传统手机配件厂商不一样,Torras不拼低价,重视产品研发,一直以来靠产品取胜,但2023年他们会更多投入在讲好品牌故事和海外市场推广上。

孙思远老师告诉我,这其实反映了一个趋势。那就是,中国企业出海,正在找到一个外贸思维和品牌思维之间的平衡点。 过去,出海企业要么是外贸思维,要么是品牌思维。外贸思维和品牌思维之间又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。做外贸像是玩一款动作游戏,需要投入产出的即时反馈,必须拳拳到肉。而做品牌更像是玩养成游戏,需要长年累月的投入和灌溉。 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大多是外贸思维。但在今年的CES上,你已经能明显感到,越来越多的中国出海企业,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到品牌打造上,开始变得越来越有国际范儿。

除了产品出海,还有一类中国企业属于技术出海。比如元宇宙XR领域的中国科技公司NOLO,核心研发团队来自中科院和北邮,在国内也一直是行业内排名前二的企业。在这次CES上,NOLO发布的VR指环形态控制器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同行的关注。孙思远老师和NOLO的工作人员交流下来发现,他们除了产品硬件出海,还会对外输出技术解决方案,通过技术出海征战全球市场。这样的技术出海企业越多,也代表了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越强。

最后,关于这回CES展,孙老师的总结是,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基础,已经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技术和产品优势,这是全球其他任何地区的企业所不具备的。而所谓的出海和国际化,就是在每个区域做好本地化。在充分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的同时,尊重当地文化、用好本地团队,再以极大的耐心讲好品牌故事.

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。也跟中国制造有关。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国产产品,是怎么从0到1,打开局面的?这个产品就是,机械键盘。

这个东西你应该不陌生。所谓机械键盘,就是每一个键下面,都安装了一个微动开关,行话叫轴。你敲击,这个轴就给你一个特殊的手感反馈。用起来,有一种明显的机械感。而做机械键盘的技术核心,就是这个叫轴的东西。按照专业的分类,机械键盘分成青轴、红轴、茶轴、黑轴。不瞒你说,我们公司有很多机械键盘爱好者。我专门侦察了一下我们公司打字最多的人,罗老师。他用的是青轴键盘,也就是打起字来声音最大、反馈最强烈、段落感最强的那一款。你看,一个干什么都追求极致的人,在键盘这块也不含糊。而我人生中第一个机械键盘,是前年跨年演讲闭关的时候,我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老师送的。因为当时打字比较多,快刀老师可能是觉得,拿机械键盘打字能带来一种享受。我用了几天下来,还真有一点上瘾的感觉。再用普通键盘,就找不到那种一敲一顿的攻击感了。

好,书归正传。我们之所以要讲机械键盘,倒不是要讲这个技术本身。而是因为在它身上,体现了一个竞争逻辑的转变。就是过去相当一段时间,中国制造跟外国产品比拼,都靠物美价廉。但是,你想过没有,假如一款产品,大家不在乎你是不是便宜,又该怎么办?国产机械键盘当年就遇到了这个情况。

要知道,机械键盘,这个技术门槛并不高,原理不复杂,但关键是做工要精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这个市场都是被一个德国品牌,叫Cherry垄断的。本来,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不多。但是,就在2011年,出现了一个机会。因为电竞行业兴起,带动了机械键盘的需求。而Cherry的产能有限。你看,机会出现了。

当时的国产厂商一看,既然有机会,我不能只甘心当个备胎啊。我得找机会把自己立住。怎么做?我最擅长的是什么?没错,就是当平替。也就是,质量可能只差一点,但是价格便宜很多。当时的国产机械键盘,走的就是这个平替路线。

但没成想,机械键盘的用户,对使用体验非常敏感,差一点都不行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一个普通键盘几十块,但一个机械键盘动不动几百块。但凡用机械键盘的,大都不在乎这点差价。注意,当时国产机械键盘的质量,肯定不是不及格,起码达到70分。但问题就在于,机械键盘这个东西本身带点极客属性,要么就不做,要做就必须做到90分。

你看,这就逼着国产机械键盘,必须得把质量做起来。怎么做?眼看着Cherry已经把这个技术做到头了,机会在哪里?国产厂商就开始琢磨,有没有什么问题,是Cherry没解决的呢?结果一研究,还真有。这就是,网吧键盘。

要知道,网吧里有很多食物碎屑、饮料、油渍等,机械键盘特别容易出问题。比如不小心饮料洒了,饮料含有糖分,进入轴体结构后,轴内会黏住,导致回弹性能不良。但Cherry在设计的时候哪考虑得了中国网吧。 它的产品怕水怕尘。于是,很多轴厂从这个痛点着手,开始优化轴体。

有人为了解决防水,尝试给轴体做防水坝。有人为了处理防尘问题,给轴体设计了小盒子,也就是保护层。有人为了应对轴坏掉,能快速维修更换,做出了热插拔,也就是可以拆卸重装的机械轴。

就这样,在尝试去解决网吧问题的过程中,中国厂商找到了自己的定位。后来,虽然网吧越来越少,但是机械键盘的口碑已经做起来,开始往更大的市场发展。

你看,这是不是像极了一个攀岩的过程?我们脚下,有强大的中国供应链,我们的第一级阶梯。借着它,我们先稳稳站住。然后,只要见到前方有抓手,就必须紧紧抓住它,不断向上攀援,你总能获得一个好结果。

撰稿:李南南、李方圆
讲述:李南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