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头条 130|松弛感=看得透+有办法+能喜欢
条评论节选自:得到头条 | 130|松弛感=看得透+有办法+能喜欢
今天,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,为你提供知识服务。第一个是,杨紫琼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发表演讲。第二个是,日本公布2022财年电动车销量数据。
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。前不久,杨紫琼出席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毕业典礼,并且发表了演讲。这件事我们前几天也提过一嘴,今天具体说说。整个演讲大概20分钟,假如从中找一个核心的主题,那就是,松弛感。
在整场演讲中,杨紫琼给毕业生最重要的叮嘱,就是要学会保持松弛感。仔细想想,这个建议其实有点奇怪。你看,松弛感,按照过去的理解,那是人生的第二步啊。第一步,应该是努力、奋斗、拼搏,后面才能谈松弛。对于毕业生,哪能一上来就谈松弛?
这就要说到,我们对松弛感的一个误解。什么叫松弛感?从杨紫琼的发言中,你能明显感受到,松弛感,并不是放松。而是,你有一个确定的能力圈。你特别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,哪些事一定能搞定,哪些事一定搞不定。 这个对自己能力的确定感,才是松弛感的核心。
比如,对杨紫琼来说,她并不是武行出身。她一开始是学舞蹈的,从小上的就是最好的舞蹈学校。但是很不幸,有一次她的脊柱受伤,不得不放弃舞蹈。你看,到这一步,杨紫琼的职业生涯里,出现了一个清晰的能力边界。往边界外看,想成为顶级的舞蹈演员,是不可能了。但是,在这个能力边界内,还有哪些能力是杨紫琼确定自己一定有的呢?很明显。虽然跳舞不行,但毕竟经历了那么多年的艺术和舞台训练,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舞台感是过硬的。基于这个确定的能力,她就转修艺术课程,后来当了演员。
成了演员之后,杨紫琼本来是拍文戏。但是,显然,拍文戏的女演员太多了,不稀缺。怎么才能快速甩开同行?杨紫琼再一次审视自己的能力圈,发现自己跟别的女演员比,有更深的舞蹈功底,这让她的肢体控制力比一般人好。确定这个优势后,杨紫琼又开始拍动作戏。就这么一点点打出了名声。
从这个角度看,杨紫琼演动作戏特别拼,那可不是什么内卷。而是她特别清楚,这件事在自己的能力边界内。她一定能做到,而且只要做到,就一定有回报。
借用杨紫琼自己的说法,这也是整场演讲中,最重要的一段话。她说,当人们遇到挫折时,往往会变得紧张。但事实上,最安全的方式,是保持轻松,同时对周围不断变化的世界充满好奇。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很重要,了解自己不能做什么也很重要。从内在讲,了解自己的限制能让你保持谦逊、积极并且专注于目标。从外在看,了解别人给你设定的限制,会给你一个突破的机会。换句话说,知道自己的不足,能让你赢得别人的尊重。而别人给你设定的不足,是用来突破的界线。
说到这,我们可以给松弛感一个大致的定义。所谓松弛感,它指的是,你对自己的能力、行动,以及行动结果的确定感。说白了,就是对自己有多大本事,能干成多大事,心里有谱。
当然,这是一个关于松弛感的,比较简单的定义。假如把对松弛感的理解再延伸一步,正好最近,我看了一本今年四月出版的书,书名就叫《松弛感》。作者是米果文化的副董事长,也是一位资深的职业经理人,胡渐彪老师。
在这本书里,对松弛感有一个定义。
松弛感=看得透+有办法+能喜欢。
看得透,指的是你对所处的环境,对所参与的游戏的规则,有一个大致的了解。反过来想想,为什么很多人松弛不下来,不就是因为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不理解吗?
有办法,指的是你有解决问题的计划。注意,这可不是说,你得成为一个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全才。而是,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,虽然没有清晰的解决方案,但我至少知道,从哪能找到解题的思路。说白了,就是给你一个搜索框,咱们得知道,要输入什么样的关键词。得有把挑战翻译成具体问题的能力,而不是把挑战当成无从下手的谜。
能喜欢,指的是我们赋予行动意义的能力。怎么让自己长期喜欢上一件事?这个问题可不简单。毕竟,再有意思的事干久了,也会腻。怎么办?咱们得主动提高一件事的难度,给自己找更有挑战性的任务。这是保持长期热爱的关键。
好,松弛感的三个概念说完了,看得透、有办法、能喜欢。你发现没有,这三个概念,背后有一个统一的大前提。就是,咱必须得拥有某种能力,有一技之长。换句话说,过去我们总觉得,松弛感是个感受问题。但从根本上看,它是一个能力问题。
说完松弛感,这本书里还有一个洞察很有意思。说的是,一个人的状态是由什么决定的?过去说起状态,我们总觉得,里面有点玄学的色彩,谁都说不清自己为什么状态好,或者不好。但是,在这本书里,有一个关于状态的洞察。说的是,人的所有状态,归根结底,源于你对三件事的评价。
第一,是对所处环境的评价。比如,不知道对手是强是弱,不知道竞争规则,不知道评审标准。再比如,有时候觉得没干劲,觉得工作特别丧。这些都属于对所处环境的评价。
第二,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。比如,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,不确定自己能否稳定发挥,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完成这一年的KPI。这些都属于对自身能力的评价。
第三,是对自身行动的评价。也就是,我做这件事到底有没有价值,有没有意义?比如,一个任务落到肩上,我也不确定这么做有没有用,只知道,公司派的任务,不干不行。你看,这就属于对自身行动的评价比较低。
再重复一遍,人的状态,由三种评价决定。分别是,对所处环境的评价、对自身能力的评价,以及对自身行动的评价。 换句话说,长期的松弛感,是不可能通过自我催眠获得的,它基于一整套严密的思考。
说到这,回到最初那个问题,怎么保持松弛感?我们至少可以给自己列两张清单。第一个叫状态清单。也就是,把这三种评价列上。假如觉得自己状态不好,这个表就可以帮我们更精确地找准原因。第二个叫松弛感清单。也就是,把看得透、有办法、能喜欢这三个关键词列上,看看自己每个方面做得怎么样。
最后,借用胡渐彪的一句话。假如你的拼搏是一场长跑,那么松弛感应该是最理想的精神状态。你的身体保持着稳定的速度,专注着前进的方向。但你的精神状态没有因为紧绷而焦虑,也没有被身边竞争者的行动打乱节奏。
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。前不久,日本公布了2022财年的电动车销量数据。2022财年,指的是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。数据显示,一度低迷的日本电动车市场,在2022财年出现明显好转。销量达到77000辆,同比增长300%。
其中有一种车型,销量更是猛增了48倍,达到41000多辆。这就是微型车,也就是车长不超过3.4米,宽度不超过1.48米的小车。听到这个消息,很多人调侃,比亚迪搞不定的市场,五菱宏光有机会了。
其实,不仅是电动车,油车方面,日本也偏爱小车。在日本,卖得最好的油车是丰田旗下的雅力士。它是一种紧凑型的小轿车,售价折合人民币不到7.5万元。
你可能觉得奇怪,按说日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美元,不至于买不起大车,为什么偏爱小型车呢?
别着急,我再说个更奇怪的数据。在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,很多人根本没有汽车。虽然日本的汽车保有量不算低,平均每户有1.06辆汽车,但是在东京,汽车保有量是每户0.32辆,比日本小城镇要低得多。
这就奇怪了,东京好歹是个国际大都市,为什么私家车这么少呢?很多去过东京的人都说,这里比想象中安静,没有喇叭声,没有发动机噪音。 当然,并非东京所有的地方都如此,但是在大多数住宅区,车辆几乎不存在。管理咨询公司德勤曾经统计过一个数据,在东京,只有12%的行程是通过私家车完成的,其他行程都是通过公共交通或者自行车完成的。
你看,既是国际化都市,又是私家车荒漠,这个矛盾的局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?最近,我读了一篇《经济学人》的报道,发现这个结果,是来自一场设计的巧合。也就是,做城市设计的时候,碰巧把东京变成了一个私家车占比很低的城市。
这要从汽车普及之前说起。早在汽车在全世界普及之前,东京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特别的城市界面。我们可以管它叫单元式城市。也就是,每个社区,都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单元。社区里有学校、医院、商店,等等。居民可以不用离开社区,就满足一切生活需求。跨区通勤这件事,自然就变得不重要了。你看,假如城市是按照功能划分区域的,有的地方用来居住,有的地方用来工作。城市交通肯定就变得很重要。
但是对东京来说,远程的交通需求没有那么强,因此大家对城市道路的建设,投入也没有那么大。当时东京的马路普遍比较窄。35%的街道窄到无法让汽车行驶。
后来,东京开始加强交通建设。怎么加强?假如建设公路,一来,市民没有那么多需求。二来,因为原来的路很窄,扩宽就要破坏周围的建筑,成本太高。东京的设计者们,就索性不把公路当成重点,而把大量的资源,放在铁路等轨道交通上。
1964年,东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——东海道新干线,运送乘客人数每年有3亿次。如今,东京市内地上地下的铁路线共计80条以上、车站有600座以上。
注意,这就引发了一组连锁反应。你看,轨道交通多,需要的公路就少。公路少了,汽车就少。汽车少了,就更没有必要修建大量的公路。这就成了一个循环。
同时,因为汽车少,因此所有为汽车提供服务的配套产业,都无法形成规模。规模提不上去,成本就降不下来。比如,停车位,因为车少,建得就少,单个停车位的成本自然就高。东京的大多数公寓楼根本没有建停车位,即使建了停车位,费用也很贵,折合成人民币,每个小时要60元。同时,因为车少,东京95%的街道都没有规划路边停车位。一旦停车,罚款折合成人民币,要一万多。
而因为停车空间少,在日本买车,必须提供一个“车库证书”,来证明你有车库停车。这就加高了买车的门槛。
⁃ 回到最初的问题,东京为什么路上车少?显然,这不是刻意设计的结果。而是从一开始,东京的城市建设,就为了保留社区而做了妥协。而这份妥协,又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被不断放大。换句话说, **任何变量,只要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系统,它的影响就会持续放大。**